<wbr id="mcfxa"><legend id="mcfxa"></legend></wbr>
      在線報名 | 繁體中文 | 教務系統 歡迎訪問廣東省服裝職業培訓學院官方網站

      躬耕三十余載 初心不改育英才——訪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突出貢獻人物獎獲得者周世康

      編輯: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4-28 人氣:


        4月3日, 以“產才融合雙向賦能,人才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為主題的2022-2023年中國紡織人才大會在浙江紹興柯橋舉行。來自各界的政府和行業代表、院士專家、行業大咖等共聚一堂,就行業發展趨勢、人才培養、用人需求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為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優秀單位、個人、院校和集群頒發了榮譽證書,廣東時尚職業培訓學院和廣東省服裝職業培訓學院院長周世康分別獲得“中國紡織行業產教融合先進院?!焙汀爸袊徔椥袠I人才建設突出貢獻人物”獎。會后,周世康分享了在紡織服裝人才培方面的經歷與感悟。


        問:可否分享一下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周世康:3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一條具有民辦院校特色與深圳服裝產業特色的人才培育之路,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戰能力,以國際服裝品牌為案例,采用圖解教學法來培養學員的匠心精神,挖掘學員的創新創業能力,鼓勵和扶持學生參加技能比武、行業賽事和創新創業項目,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創新創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初步統計,30年來我們的學員獲市級以上榮譽的有385人,獲省級以上榮譽的有53人,在時尚界出類拔萃的設計師如蔣磊、姜振宏、姚子依、鄧達勝、卓洪波等就畢業于本校。


        問:面對經營上的各種壓力,是什么讓你堅守至今?


        周世康:30多年來學校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如今依舊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但每當學員站在領獎臺時,我就會感到很欣慰,學員的成就是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最好的回報。我希望將學校辦出特色,為有志于服裝行業發展的人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構和發展機會。高技能人才是服裝企業的主力軍,希望通過我們的堅持和堅守,為中國服裝行業輸送更多有才華、有創新力的人才隊伍,讓中國的服裝產業走向更加強大和成熟。


        問:服裝人才未來的培養方向和目標應該是什么?


        周世康:近年來國家提出向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未來紡織服裝人才的培養方向和目標應該緊密圍繞著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方向展開,培養學生在數據分析、智能設計、自動化生產方面的相關技能,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和跨界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全球化視野和國際化設計創新能力,順應國際發展變化。


        問:對未來服裝人才建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何計劃?


        周世康:首先,按照“專精特強”的發展思路,打造國際一流的紡織服裝產、學、研、用一體化高端平臺,在平臺上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打通產學研用的壁壘,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傳遞和應用,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其次,堅持“立足深圳,布局灣區,面向全球”的服務原則,將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向全國輻射,同時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國際化的人才培養計劃,不斷提升全球化意識和競爭力;最后,我們還需要加強行業和政府之間的協同,積極參與政府的各項人才政策和扶持計劃,幫助政府加大對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為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問:目前服裝人才培養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如何應對?


        周世康:當前服裝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三點:一是行業快速變化,人才培養跟不上需求;二是教育體系和企業需求脫節,使得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與實際工作所需有偏差,畢業生難以融入企業和行業;三是人才流失和稀缺,這也使得人才的流動和競爭更加激烈,企業面臨招聘和留人的難題。以上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應對:一是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實際項目中,學到更多實操技能和經驗;二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法,例如開設相關課程和專業、設立實訓基地等,以適應行業快速變化的需求;三是積極開展產學研拓展活動,深度挖掘企業需求,制定更加精準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各方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四是政校行企合作,打造行業人才服務平臺,優化人才流動機制,拓寬人才流動渠道,實現人才的共引共享,吸引更多人投身行業發展。


        問:請給即將步入紡織服裝行業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周世康:在我看來,技能和實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建議年輕人首先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參加實習、參與比賽、自主創作等方式磨練和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其次,要注重行業的前沿趨勢和發展方向,緊跟時代的腳步;最后,要保持激情和創新精神,這個行業需要的是不斷創新和突破,只有充滿激情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才能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張敬媛)

      轉自:深圳特區報

      上一篇:無上一篇

      友情鏈接


      深圳市歐紡服裝研究院    深圳市服裝行業培訓學校    深圳福田社會組織總會    深圳服裝職業技能鑒定所    香港時裝設計學院    香港服裝學院    香港服裝學院    廣東服裝學院    香港服裝學院-長沙分校    廣州市時尚藝術職業培訓學校    中國時尚教育網    廣東時尚職業培訓學院    

      版權所有 © 廣東省服裝職業培訓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點擊馬上咨詢:075583696155   075583696109
      網站建設:李岳松
      電話直呼
      深圳校區
      廣州校區
      在線報名
      微信服務號
      深圳校區:
      電話:0755-83696155
      廣州校區:
      電話:020-84301009
      葉老師
      葉老師
      黃老師
      黃老師
      林老師
      林老師
      溫老師
      溫老師
      韓老師
      韓老師
      黃老師
      黃老師
      盧老師
      盧老師
      景老師
      景老師
          <wbr id="mcfxa"><legend id="mcfxa"></legend></wbr>
          色就色 综合偷拍区一